第244章 殺殺殺殺殺殺殺(第1頁)
所謂逐鹿中原,逐的就是這塊地方。一望無際的大平原,渡過天險之后,就再也沒有阻攔。往前倒個幾百年,北方游牧民族一旦來到這大平原,馬腿就能跑撒了歡兒。彼時的漢民則只能蜷縮于城市之中,靠著城墻防守。而且,游牧民族只要拿下北方,南方基本上不用費勁,就能傳繳而定——南宋除外。究其原因,就是高機動部隊太適合在大平原上跑馬圈地了。步兵列陣防御,那我就走,派出小股部隊襲擾,等你們疲憊了,再一舉拿下。龜縮在城里,就圍城唄,只要切斷外界補給,你們又能撐多久?張丁軍團就是如此,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。自行車的高度配備,帶給了他們無與倫比的機動性;組織形式和思想理念的先進,讓他們隨時能得到當地百姓的支持;配備的大量重武器,更不怕什么堅城、工事。歷史上大多是由北向南打,而守江必守淮,因此這淮河才是一個不得了的地方。但張丁軍團是由南向北打,先一步攻破了長江防線,淮河自然不成問題。歷史上,唯一一個從南打到北的猛人早已經給出了答案。當初朱元璋擊敗陳友諒、張士誠等對手之后,就開始著手北伐,提出了“先取形勝,后圖進取”的戰略。大軍由徐達和常遇春率領,從1367年開始,1368年基本結束,用時之短,令人驚嘆。所以,張丁二人下面的戰略部署,基本就是在抄學霸的答案。即:先取東山,撤其屏蔽;旋師南河,斷其羽翼;拔潼關而守之,據其戶檻,天下形勢,入我掌握,然后進兵大都,則彼勢孤援絕,不戰可克。兩人兵分兩路,高歌猛進,侵略如火。敵我雙方幾百萬部隊在江淮地區展開,仿佛一張綿密的大網,落于那壯闊山河之上。黑白雙方激烈爭殺。鐘明在他們提交的戰略規劃上簽字之后,就不太關注這些事了。眼下對方的“大龍”已經被絞殺,剩下的不過茍延殘喘而已,要不了多久就能蕩平。反而是占領區的問題,讓人頭疼。自1840年,在外國資本的大舉入侵之下,絕大部分社會財富被洋大人及其買辦集團所鯨吞。從事農業的地主和佃戶只能得到他們牙縫里漏下的殘羹,收入銳減。而佃戶原本可以用紡織、木工、鐵匠、養殖等手工業、畜牧業來彌補收入的不足。但因為滿清軍事上的失敗,導致關稅被洋人掌握,于是洋貨大舉入侵,家庭手工業在洋貨傾銷的浪潮中,只能走向破產。這對于小農經濟的打擊是致命的。農民種地本就沒多少錢,農村百業再被當頭一棒,估摸著那時候只能賣兒賣女才能維持生活了。而地主的生活開支在洋貨的刺激下,反而大為提高,都:()你以為?祖師遍布三界!
一秒記住新域名 http://www.keemand.cn
請勿開啟瀏覽器閱讀模式,否則將導致章節內容缺失及無法閱讀下一章。
解鎖高清在線直播